看似暴躁,實際是衝動

看似暴躁,實際是衝動

則仁是一名小五學生,多年來被標籤為壞學生,脾氣暴躁,愛惹事生非,遇到不如意事便發怒。老師和同學都覺得他自我中心,經常打斷別人談話,做事欠缺條理,想做什麽便立刻做,想講什麽便立刻說出來,因此經常惹來不少麻煩

 

第三類病徵:「衝動」

有天他又在學校犯校規,被記大過。父母心灰意冷下聽朋友意見,諮詢心理學家。心理學家懷疑他患了過度活躍及專注力不足症(ADHD),所以轉介至精神科醫生。其實,除了「過度活躍」和「專注力不足」外,ADHD 還有第三精神科專科醫生 鄭志樂醫生類病徵:「衝動」。患者自制能力弱,控制不了內心的衝動,常常作出魯莽行為。這些衝動行為破壞了他們的人際關係,對於成長中的小朋友心理健康有著莫大影響,令他們變得孤癖,自我形象低落,長大後性格不健全,甚至惡化成人格障礙。

 

「靜觀」技巧.助治療

處方藥物當然重要,但配合行為和社交治療,則效果更為理想。靜觀練習 (如步行運動、肌肉伸展、呼吸等等) 能提升小朋友的專注力,更可學習管理好自己的情緒,改善衝動的行為,同時能促進親子之間的互動。教導小朋友人與人之間需要有一定的界限,和諧相處才能保持良好關係,大家生活都開心。

 

精神科專科醫生

鄭志樂醫生